“太好玩了!”来自贵州遵义的游客张怡对极限运动很感兴趣,为了体验跳伞运动,她特意选在自己生日期间来到三亚,“大海很蓝、风景很美,这次跳伞之旅不虚此行,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谈起企业落户三亚的初衷★◆★◆◆,张恩铭说■★■,★◆“三亚纬度低、全年日照时间长,对于要在日照时间内飞行的低空旅游项目来说很重要。此外,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低温对跳伞项目体验和安全有很大影响,三亚属于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温度高,十分适合打造低空运动基地◆★◆◆■■。更关键的是作为旅游城市■■■★★◆,三亚优美的热带海岸线风光对低空文旅项目是重要助力”。
★◆◆“我们2021年1月落地三亚,是同时拥有直升机和固定翼机型的跳伞基地。公司成立以来,团队规模、业务量、市场占有率及线上曝光度稳步增长,平均每年接待游客增长率约20%。去年还创造了56架次170人次的全球单日单机运行架次纪录■★◆■◆,也是我们每天的极限吞吐量。★◆◆◆■◆”谈起基地运营和跳伞运动情况,三亚塔赫极限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张恩铭说:◆◆◆★“低空运动门槛比较高,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很看好国内的商业跳伞市场★◆★◆■。”
在自贸港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海南正以“低空+”模式赋能文化旅游发展■■★◆。今年的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推进通用机场★★、低空飞行器起降场等保障设施建设,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6月9日◆◆■★,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海南低空经济发展事宜★◆◆◆,明确提出■★★★“着力拓展低空旅游■◆■★◆◆、低空交通、低空物流、无人机海洋管理、无人机应急救援、无人机公共服务等特色应用场景■★★★,释放海南低空经济发展活力”■★★。
执飞团队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飞行工程师陆子祥介绍★◆★★◆■,表演飞行高度在100米至300米之间,呈现的10多个画面由公司耗时1个月专门设计★★■◆■,“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大部分图案都是3D效果■◆★■★,无人机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实现一键起飞”。
夏日来临★■◆★■■,当游客乘坐游轮抵达蜈支洲岛时■■■★★■,远远就能望见海面上飞驰的游艇溅起层层浪花,高高的水柱之上是线条般扭动的◆◆■■★★“水上飞人”,他们随着一道道水柱时高时低,在空中轻盈自如地盘旋、翻腾★◆◆◆★。
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低空旅游市场,目前可以提供直升机环岛观光、水上飞人、彩虹拖伞◆◆■、滑翔伞等多种低空游乐项目。
“Let’s go!”跟随着大家响亮的出行口号,穿戴整齐的跳伞游客在教练员带领下◆◆★,有序步入跳伞基地,集中乘车前往直升机停靠处。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文旅的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支撑。《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建成9个通用机场、超过500个低空飞行器起降场,划设超300条低空航线个低空应用场景,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全省低空经济总产值超过300亿元。这一规划为海南低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作为全国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海南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贸港政策优势以及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加速构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生态■★★■◆◆。特别是依托自然资源,海南低空文旅发展步入快车道■◆★,消费场景不断翻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低空文旅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海南省院士工作站低空经济发展主理人、海口经济学院自贸港智慧交通与现代化物流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云珏认为,当前海南低空文旅产业发展已经破题,并已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要依托自贸港先行先试权,探索混合动力航空器应用、低空文旅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打造跨境跨岛航线、免税品空中配送等★◆◆“低空+”文旅消费新场景,建立全国首个低空文旅产业融合区,为制度创新提供模板。
在谭福博看来■■★◆★,随着低空旅游项目的推广宣传,越来越多游客参与体验,助推低空旅游项目多样化发展■★★★■■。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低空旅游必将是今后海南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赛道■◆★。
“2023年海南低空经济规模达70亿元■◆◆★★,计划2026年突破300亿元,带动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三大核心场景爆发◆■■■。★■■■★”在王健生看来,海南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持续创新,“低空+旅游”已开发直升机观光、跳伞等产品★★◆★■,未来将拓展至海洋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依托自贸港政策,海南有望成为低空装备进出口枢纽◆◆■◆★。他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培育多元化应用生态,开发“低空+海洋经济”新场景,打造海口—三亚eVTOL商务快线,联动环岛旅游公路开发“空天地一体■★”文旅产品★◆★■。
大鹏航空公司是海口市江东新区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副总经理郭巧平说:◆■■◆★“海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低空经济优势突出◆■,当地出台了相关规划和方案,尤其是海南自贸港政策对低空经济产业上下游发展有重大利好,未来低空文旅经济发展有很大潜力。行业生态越受重视,企业也会得到更多实惠■◆◆◆★■。作为海南本土企业★◆■■,我们从2019年开始开展低空业务★◆■◆★◆,一系列政策利好助推了企业发展,自贸港平台也帮助我们接触到众多国内外客户,我们将持续在旅游等方面发力。”
海南作为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率先探索构建“三纵三横三出岛”低空航线主干网■★◆,优化南北纵向航线★★■◆◆,新增东西横向航线及进岛离岛通道,提升空域使用效率★■◆★■◆。同时,海南推动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简化飞行审批流程,为低空文旅商业化运营扫清制度障碍■◆■◆◆。
乘坐直升机在空中观赏美景★◆■■★★,从蓝天■■★“一跃而下”体验低空跳伞■★,观看数千架无人机表演……随着全球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我国低空文旅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多种低空文旅项目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产业发展科相关人员介绍,2021年以来,三亚以低空旅游项目为主的企业呈现增长态势★■★,水上飞机、热气球、滑翔伞★■■■、三角翼、空中跳伞等低空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飞行+旅游观光”模式在各景点持续升温★■★■,成为三亚文旅消费新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位于海南三亚海棠湾的三亚塔赫跳伞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马晓春一早就开始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他们讲解跳伞项目的种类和区别,帮助他们完成项目选购◆★。马晓春说◆■■:“作为一项全新的低空游乐项目,跳伞运动很受游客欢迎◆★,基地每天都会接待大量游客。■★■■”
丰富的应用场景是产业落地的关键。海南依托独特的海岛地理环境和自贸港开放优势,已在旅游观光◆■◆、空中表演、低空旅游数字化巡检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低空旅游示范项目,低空文旅经济成为海南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近年来◆★■★★,低空经济加快重塑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文旅消费场景推陈出新◆■,带动旅游服务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作为旅游大省,海南积极培育“低空+旅游”新业态,不少景区、度假区引入低空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空中观光服务和运动体验。无人机灯光秀◆■★、空中特技飞行表演等低空文旅表演,也成为消费者新宠。“低空+文旅”魅力究竟有多大?如何让低空文旅产业飞得更稳更远?
4月1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举办期间,一架由海南大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载货无人机从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起飞,仅用19分钟便抵达广东徐闻港,完成跨琼州海峡低空物流航线首飞,比“陆运+水运”的传统物流运输方式节省了5个小时■■。这也将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景区工作人员谭福博说◆★◆■:◆◆◆★“低空游览是景区的升级旅游服务,是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打造‘海陆空+水底’四栖运营模式的一大亮点★★★★◆。通过直升机环岛观光,可以近海欣赏海岛接合部及难得的玻璃海景观■◆■★,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
政策的大力支持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吸引了中信海直、小鹏汇天■◆◆■■■、迅蚁科技等头部企业落地海南■■◆,各地文旅企业纷纷上马低空文旅项目■★■★。
海南发展低空文旅经济具有先天优势。海南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健生认为★★,海南低空文旅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海南年均可飞行天数超300天,海岸线个天然海湾和环岛旅游公路等独特景观◆★,为发展低空旅游提供了先天条件。其热带气候与空域资源组合优势全国唯一,例如儋州海花岛高空跳伞项目已成为文旅融合标杆。二是政策制度创新先行。作为改革试点★■■■,海南已实现46%的空域开放试飞■★★■,进口飞行器航材免税政策降低运营成本30%以上。《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多个量化目标★★◆■★◆,定下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图。三是自贸港开放协同效应。通过“零关税+简税制”政策吸引超200家企业落户,顺丰无人机将跨琼州海峡物流运输时间缩短至40分钟,形成◆★“空中丝绸之路”示范案例。eVTOL跨境通勤等创新场景与东盟市场深度联动◆■★。
在东英国际慢城、临高角及赶海公园等热门赶海区■◆★★◆,游客因不熟悉潮汐变化被困礁石的情况时有发生★■★★◆。临高县通过无人机低空自动巡航■★★,可实时监测旅游公路及沿海一线人流聚集情况,方便工作人员掌握景区周边客流■■■◆◆、车流态势★◆■■■,并通过视频AI算法进行空中及地面数据融合分析★★★,及时疏导调度,还可通过无人机喊话等方式迅速提醒赶海游客注意安全■◆。
近年来,海南大力推进低空文旅产业发展,旅游经济不断出彩出新,也为全国发展低空文旅经济形成示范◆◆■■◆。
黄澎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抓紧起草新一轮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拓展支持对象◆★★。从以往的支持传统通用航空拓展到新型无人机产业等新业态,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进一步完善支持要素。将在促进企业引进培育、拓展应用场景、延伸业态发展、鼓励科技创新以及完善飞行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支持措施,基本涵盖低空经济发展各环节。”
民进海南省委会主委潘惠丽认为,海南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前所未有的自贸港政策机遇■★★◆★,低空旅游起步良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是★■◆,当前低空旅游也存在基础设施不足■◆★、市场认知度低、安全保障需系统加强等问题◆◆■◆■■,需认真研究推动解决。要以海南做优做强低空旅游新业态为突破点,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低空文旅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科技赋能下★◆,低空文旅应用场景不断向深拓展。在海南临高县,早在去年10月就启动了低空旅游数字化巡检无人机赋能农文旅景点管理及旅游公路治理,开启“低空+”新质应用场景实践。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澎介绍,海南省低空经济起步较早、根植广泛,2021年12月以来连续出台了《海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海南省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若干支持措施》和《海南省通用航空运行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专项政策◆◆★■,从组织机制◆★■、规划引领、方案任务★◆★■★、政策措施等多维度保障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海南省有人机和无人机通用航空经营性企业近200家,业务范围从平台作业、观光旅游拓展到体育■★、公务、航拍、医疗救援、地理探测等,基本覆盖通用航空各领域。海南空中游览和跳伞飞行架次持续居全国第一位■◆★。如今,海南已开通儋州至北海、阳江、珠海★◆,三亚至海口、湛江等多条通航客运航线,儋州至珠海通航货运航线,以及海口至湛江、珠海和海口市内等无人机物流航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景区实时监测到水上旅游项目◆■◆◆■★,从云端旅游观光到无人机表演,海南低空文旅经济已从政策蓝图走向全域实践★◆■◆。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应用场景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协同★★◆★,海南在低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将继续踏歌而行。(经济日报记者 潘世鹏)
今年元宵佳节,海口市举办了主题为■◆■◆◆★“海口湾 看烟花”的元宵烟花晚会,展现海口城市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魅力。晚会上演了无人机编队与天幕烟花秀◆★■■,3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空中不断变换阵形★★◆◆,呈现虎舞闹花灯◆■★★■◆、“海口号”扬帆、海南第一高楼等一幕幕“海口故事”。3000架第三代箱内起飞无人机创下国内规模纪录★◆★,动态3D立体图案生动演绎椰城风貌。